经常有孕妇在产检时查彩超提示羊水少,回家后加大了补水量,喝水、喝豆浆、喝椰子汁等,再来复查彩超还是提示羊水少,疑惑地问“医生,我喝水也不少啊,怎么羊水还是少?”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羊水。
羊水的来源
1、妊娠早期,羊水主要来源于母体的血清,经胎膜进入到羊膜腔的透析液;
2、妊娠中期以后,胎儿的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使羊水的渗透压逐渐降低;
3、妊娠晚期胎儿的胎肺参与到羊水的生成中,每日大约有350ml液体从肺泡分泌至羊膜腔;
4、羊膜、脐带华通氏胶以及胎儿皮肤渗出液,但量少。
羊水是如何吸收的
胎儿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主要方式。妊娠18周时,胎儿开始出现吞咽动作,近足月时每日可吞咽500-700ml的液体。因为羊水相较于母体血浆是低渗液体,羊水吸收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经羊膜-绒毛膜界面的膜内转运向胎儿胎盘血管的转移,其中只有微量的羊水转移至母体血浆,所以,膜内运输可能与胎儿吞咽协同作用,共同维持羊水量的稳定。另外,脐带每小时能吸收羊水40-50ml;妊娠20周前,胎儿角化前皮肤也有吸收羊水的功能,但量很少。
母体、胎儿、羊水三者间的液体关系
羊水在羊膜腔内不断进行液体交换,以保持羊水量相对恒定。母儿间的液体交换主要通过胎盘,每小时约3600ml。
羊水量的调节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自妊娠后半期开始胎儿排尿是羊水的主要来源;
(2)胎儿分泌的肺泡液;
(3)每日约有400ml的羊水通过膜内运输进入胎盘表面的胎儿血管;
(4)胎儿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主要途径。
羊水少的原因
胎儿结构异常
以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为主,因泌尿系异常引起少尿或无尿,导致羊水少;胎儿其它畸形也可引起羊水少。
胎盘功能减退
过期妊娠、胎盘退行性变均能导致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生长受限、胎儿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血液重新分配,为保障胎儿脑和心脏血供,肾血流量降低,胎儿尿生成减少,导致羊水少。
羊膜病变
某些原因不明的羊水少与羊膜通透性改变,以及炎症、宫内感染有关。胎膜破裂,羊水外漏速度超过羊水生成速度,可导致羊水少。
母体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致胎盘血流减少;孕妇脱水、血容量不足时,孕妇血浆渗透压增高,使胎儿血浆渗透压相应增高,尿液形成减少;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有抗利尿作用,使用时间过长,可发生羊水少;一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等,也可导致羊水少。
由此可见,当彩超提示羊水少时,大量喝水或者输液,短时间内羊水量可能会略有增长,但维持得时间很短,之后又会回到羊水少的状态,而大量饮水和补液,对孕妇的心脏、肾脏等脏器也有很大的负担。所以,当孕妇产检发现羊水少时,要及时就医,寻找羊水少的真正原因,避免宝宝发生意外。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乔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