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南阳路院区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刘春岭主任的带领下,广泛开展实施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神经介入诊疗。这种新介入路径的开展,与常规穿刺部位相比,不影响患者手部活动,各指末梢血氧饱和度正常,术后3-4小时左右可一次性拆除包扎纱布,疼痛、出血、肿胀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
神经介入的途径
临床上常用的神经介入途径主要包括经股动脉穿刺和经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手术后,通常需平卧以及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12-24小时,这给患者术后带来许多影响,如腰酸背痛、疲劳、进食和排便困难等,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已经不作为首选。经桡动脉穿刺是当前神经介入(包括急诊介入治疗)的优先选择,可由于桡动脉为腕管所包绕,毗邻桡神经,部分患者在接受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后会感到手腕甚至前臂的胀痛不适,严重者可能对手部功能造成不可逆影响。远端桡动脉穿刺作为神经介入的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了操作安全性、提升患者舒适度。
何谓远端桡动脉穿刺
远端桡动脉穿刺是从人的大拇指根部附近,“鼻烟壶区”及“合谷穴”处的桡动脉分支血管穿刺的介入技术。
远端桡动脉入径的主要优势
1、降低桡动脉闭塞率:桡动脉入径桡动脉闭塞率,大约10-20%,这部分病人以后再行介入治疗及看中医时需要“号脉”都很困难。dTRA(远端桡动脉入径)导致远端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TRA(桡动脉入径)引起的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由于掌浅弓的存在,即使远端桡动脉血流减慢或者闭塞也并不影响桡动脉的前向血流,因此dTRA几乎不会引起桡动脉闭塞,减少了对桡动脉的损伤。
2、减少术后压迫时间及并发症:远端桡动脉相对表浅,且周围骨性结构更多,术后3-4小时可拆除包扎,显著减少术后压迫时间及出血并发症,且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时不会阻塞静脉,因此手部充血肿胀及骨室筋膜综合征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3、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dTRA时患者舒适性明显提高,手部处于功能位,舒适性好,能更好地配合手术。右侧dTRA时,患者术中保持穿刺手的休息位即可,相比于桡动脉穿刺手掌向上体位更为舒适;而左侧dTRA时,患者可掌心向下舒适地放在右腹股沟或腹部。术者不用向前俯身操作导管,也更为舒适,且射线暴露减少。
4、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术后加压包扎手背部即可,无需使用桡动脉压迫器。患者腕部不受限,能更好地耐受术后压迫包扎,且能自行完成穿衣、吃饭等动作,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负担。
术后创口小
医学迈进一步,病人受益一生!我院南阳路院区神经介入团队开展的优选远端桡动脉入径进行神经介入诊疗,是不断接纳新思想、新理念、探索与尝试新技术,让手术更加安全、患者更为舒适,努力提升医疗水平的真实体现。
(供稿/南阳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