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患者,走路时不小心滑倒在地,腰痛难忍,去医院拍片子后显示,腰椎压缩性骨折。摔一跤就骨折了,听起来似乎很夸张,但是却常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有的在摔倒后手撑地导致手腕骨折,有的甚至在剧烈咳嗽后出现了肋骨骨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很可能就是患了骨质疏松症,骨头脆了、松了、不结实了,受到一些外力就骨折了。那到底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危害又有哪些呢?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观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很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早期可没有任何不适,没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又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或“寂静的疾病”,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危害人们的健康。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危害有哪些呢?
疼痛
可能出现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症状,以腰背部疼痛最为多见,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或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后加重,可能伴有肌肉痉挛,就是我们俗称的“抽筋”。这种疼痛往往没有明显固定的压痛点,疼痛的性质从酸痛到剧烈疼痛不等,有人四处求医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驼背、身高变矮、呼吸功能下降
骨质疏松症最明显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危害就是驼背、身高变矮,很多人认为老了身高缩了很正常,但其实是因为骨质疏松发生后,椎体受到了一定的压缩变形,才造成了驼背、身高变矮。而胸椎腰椎出现椎体压缩变形后还可导致胸廓畸形,从而引起呼吸功能下降,严重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以及气短等症状。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骨质疏松。
骨折
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危害就是骨折,骨折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折后骨折部位出现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等。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的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旦发生会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骨质疏松症,一个“沉默的杀手”,只有深刻认识到它的危害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预防,发现问题及早就诊,从而拥有一个坚实健康的未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柯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