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称为乳牙列,是由20颗乳牙排列而成。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
一、乳牙的作用
1、辅助发音
宝宝因为缺牙,讲话“漏风”,不仅无法清楚的表达个人想法,还可能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从而打击自尊心。
2、利于咀嚼
乳牙负责咀嚼食物,便于身体的消化吸收,从而摄取有助于生长发育的大量的、优质的营养物质。
3、恒牙生长前的“空间维持”功能
每颗乳牙下方,都有一颗正在发育的恒牙,在乳牙脱落之后,恒牙便能萌出,取代原来的乳牙,因此可以说乳牙是恒牙萌出前的空间维持器。
4、协调颜面美观
颜面靠近嘴巴的地方,可能因缺牙造成塌陷,影响颜面美观。单侧的牙齿病变,会让宝宝为避开疼痛而只以单侧咀嚼,时间一久,便有可能造成颜面的不平衡。
二、乳牙的常见疾病及危害
1、易患龋齿
由于儿童爱吃细软甜食,比如糕点、饼干、糖果、果汁等食物,会破坏到儿童牙齿的正常结构,引起龋齿的发生。
2、偏侧咀嚼
儿童在进食时碰到龋洞就会感到疼痛和塞牙,因此会不敢咀嚼,将力量集中在健康一侧的牙齿。
3、影响脸部美观
长期偏侧咀嚼会使儿童的颌骨和咀嚼肌不对称发育,甚至造成脸部左右不对称。
4、错颌畸形
龋洞会逐渐被细菌腐蚀增大,影响了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可能造成错颌畸形。
三、乳牙易患病因素
1、乳牙解剖形态特点
牙齿表面的窝沟点隙、以及牙齿之间的生理间隙等结构容易出现菌斑集聚、食物残留。
2、乳牙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的釉质、牙本质厚度薄,矿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
3、喂养习惯
婴幼儿阶段,无论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都容易出现哺乳时间长、哺乳或进食间隔短、夜奶次数多且夜奶停止年龄偏大等特点。
4、食物
儿童饮食多质软、黏稠,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
5、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
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差,细菌易于繁殖。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重视不足,清洁不利,食物残渣、菌斑软垢积存在牙面上,成为龋齿发病重要因素。
四、乳牙疾病预防
1、不让宝宝含着瓶中装有牛奶、果汁的奶嘴,母亲的乳头或其他食物睡觉。
2、睡前喝奶的婴儿,在其喝完奶后再喂几口白开水,起到冲洗口腔的作用。
3、日常饮水最好为白开水,控制孩子吃甜食的量及次数,集中时间吃零食,且不可过量。
4、牙齿萌出后,就要开始为宝宝清洁牙面,5、6岁之前都要以父母及其他照顾人为主。
5、宝宝1岁左右时到儿童口腔专业门诊进行第一次检查,以后定期复查,乳牙龋齿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6、为防止乳牙龋坏发生,建议每半年涂一次氟保护漆;3-4岁做乳牙的窝沟封闭,6岁左右做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12岁左右做第二恒磨牙的窝沟封闭。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