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医院教学办公室邀请郑州画院专业画家赵曼老师,为叙事医学教学团队的成员们做了一场题为《美术,医学与人文关怀》的讲座,通过对多幅与医学相关名画的赏析,带领教师们了解、剖析了中西方绘画中的医学知识、医学元素。
讲座从赵曼老师为我院援鄂医疗队张卫青主任等创作的水彩画入手,探讨医学、美术与现实人生的关系。赵曼老师在讲座中谈到,医学延续了人类的生命,保障了人类各种艺术更好地发展与传承。同时,她对医务工作者在疫情期间治病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赵曼作品
随后,赵曼老师以经典绘画作品中的医学元素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介绍了西方美术史中的艺术与科学。讲座中,她谈到:医用人体解剖学是绘画与医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是学习绘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首次发现了心脏有四个腔室,甚至画出了心肌小梁。除解剖图外,法国画家亨利·热尔韦 (1852-1929年)的《手术前》等作品,运用明暗色彩变化与不拘一格的要素刻画人物的独特,不仅在艺术构图上巧妙,也记录了当时医疗环境、使用的医疗器械、医患关系,为研究同时代医学发展状况提供了宝贵素材,这些绘画作品都闪耀着人文的光辉,体现着人类对科学精神的不懈探求。
达芬奇手稿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也不乏关于医学的绘画作品,以《骷髅幻戏图》为代表的作品体现出在中国古代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人体认知水平;宋代的第一幅人体解剖图、李唐的《艾灸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等,都生动描绘出了医生行医的场景,是中国医学与绘画的交汇融合。赵曼老师还通过绘画作品介绍了古代中医的发展,这些作品不仅为中医发展提供了可视化的研究资料,也成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方式的重要依据。
讲座的最后,赵曼老师表示,无论了解哪一门学科的溯源与内涵,都不能孤立的看待其存在的现实价值,而应从更广阔的历史维度上认知。聆听讲座的教师们纷纷发表感想,大家一致认为,在医学教育中开展绘画等艺术知识的培养将极大提升医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激发共情、播撒医学人文的种子。
(供稿/教学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