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外科党总支书记、心外科专家赵根尚教授创作散文《无影灯下的较量》,被刊登于《河南工人日报》1月9日刊第四版,以下为稿件原文:
无影灯下的较量
一周前,赵林回到峡市义诊,看见了一个八年前做的心脏换瓣病人,他给病人做了详细的检查,并且让病人做了彩超,各项指标都恢复到正常,赵林特别欣喜,给陪诊的人员讲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
那是多年前一个周末的上午,省会各大医院仍然都在上班,这是中原省多年的规矩,据说平时每天都上七个半小时,周末上午再补半天班,就正好是八小时工作制了,这样既没有违反劳动法,也给群众看病带来方便。
那个深冬的周末,夜里下了一场大雪,早上雪已经堆了半尺厚。赵林医生看了一下厚厚的积雪,就没有开车,步行到医院上班。今天赵林排了一台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手术,这个病人心脏巨大,术前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在正大医院住院前曾在峡市一个医院发生了一次心脏骤停,经过当地医院得力抢救保留住了生命,但因为当地条件受限,没能进行手术,此后病人家属带着病人跑了很多大医院都说手术风险大,婉拒了病人,这次病人也是慕名找到了赵林医生。赵林医生看过病人,面带难色,告诉病人家属手术风险太大,不能马上手术,必须进行术前处理,看看治疗效果,然后决定手术与否。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病人症状有所改善,心脏也较前缩小了。赵林组织治疗小组,包括手术人员、麻醉人员、体外循环人员、术后监护人员参加讨论,详细讨论并且制订多套方案。
这天早上,麻醉科的何卫大夫也去得特别早,赵林九点到手术室,麻醉已经就绪,赵林向参加手术的人员问了早上好,就匆匆去消毒洗手了。九点半手术正式开始,无影灯下冰冷的刀片在胸骨正中划过一道整齐的切口,电刀过后一股呛人的烟雾弥漫在无影灯下,胸骨被电锯正中锯开,剪开心包暴露出一颗硕大的心脏,心脏无力地跳动,近乎一种蠕动状态,赵林深深感觉到今天又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赵林从容地在心脏上做各种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道,台上的助手一言不发静静地配合主任的手术,赵林在几个主刀医生当中脾气是最好的,不轻易发脾气,对配合人员也尊重包容,大家都喜欢和他配合手术。主动脉阻断,灌注心脏停跳液,这个巨大的心脏终于可以临时休息一下了,赵林娴熟地切开主动脉、右心房及房间隔,探查了二尖瓣和主动脉瓣,都是严重的风湿性病变,随即决定置换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不到一个半小时赵林就完成了各种操作。
松开主动脉阻断后,大家静静地观察心脏的变化,一分钟过去了,心脏颜色红润,开始了弱弱的跳动,有节奏的、整齐规律地跳动,麻醉师何卫大夫仔细调整各种心血管活性药物,体外灌注师王森仔细调整灌注流量,赵林知道心脏手术的成功是整个团队的精心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
半个小时过去了,心脏跳动越来越有力了,赵林和王森带领的体外循环人员决定继续辅助转流,让心脏充分调整,一个小时后,终于脱离了体外循环,病人的心脏在重新置换了两个阀门后开始了正常的工作。
手术顺利结束了,赵林走出手术室已经是下午三点。这是一场漂亮的战斗,手术如行云流水,酣畅顺利。多年以后的今天,赵林想起这台手术还是很激动。
原文刊于《河南工人日报》1月9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