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为减肥吃素2年多,半年前出现没劲、胃口变差的情况,最近半个月恶心难受,一吃东西就呕吐。做了血液检查后,发现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甚至达到重度贫血的程度——全血细胞减少,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也都十分低下,这是患上了巨幼细胞性贫血。
什么是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什么会得巨幼细胞性贫血呢?
叶酸或维生素B₂(Vit B₁₂)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被称为巨幼细胞贫血。该病的特点是呈大细胞性贫血,此类贫血的幼红细胞DNA合成障碍。根据缺乏物质的种类,该病可分为单纯叶酸缺乏性贫血、单纯Vit B₁₂缺乏性贫血、叶酸和Vit B₁₂同时缺乏性贫血。该病在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中多见。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多是因为摄入减少、吸收障碍和利用障碍。①叶酸摄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加工不当,如烹调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破坏大量叶酸;其次是偏食,食物中蔬菜、肉蛋类减少。一些妊娠期妇女、生长发育的儿童及青少年,以及慢性反复溶血、白血病、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慢性肾衰竭长期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叶酸的需要都会增加,相对摄入减少就会导致叶酸缺乏。完全素食者因摄入减少导致单纯Vit B₁缺乏者一般经过10到15年才出现贫血。②吸收障碍。腹泻、小肠炎症、肿瘤和手术及某些药物,都会影响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③利用障碍。抗核苷酸合成药物如甲氨蝶呤等,均可干扰叶酸的利用;对氨基水杨酸、二甲双胍等会导致维生素B12的利用。此外,血液透析、酗酒等也可增加叶酸的排出。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出入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这需要我们注意营养搭配,多吃肉类和新鲜蔬菜,不挑食、少饮酒,避免患上巨幼细胞性贫血。
(供稿/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