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包括营养干预、体育锻炼、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以及自我管理教育,其中营养干预是基础,那么在一日三餐中,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合理饮食,吃动平衡,控制血糖
2、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主食是大米、面粉及各种杂粮的总称,全谷物是指稻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米、高粱、黄米、小米等组成及其他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杂豆类是指包括红小豆、绿豆、 芸豆、花豆等除大豆以外的豆类。
建议1顿饭吃1个拳头大小的淀粉类食物(熟食份),每天2-3个拳头大小的碳水化合物。
3、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餐餐有新鲜蔬菜,每日蔬菜摄入500g左右,大概是两只手能够捧得住的菜量(生食份),以非碳水化合物的叶菜为主。
4、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膳食指南强调优先选择鱼、虾、蟹和贝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海产品,推荐摄入量为每人每天40~75g。在禽畜肉选择上也应以脂肪含量较低(猪肉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应适量食用)的禽类肉,每人每天同样是40~75g,每天不超过1个鸡蛋。自己掌心大小、约小指厚的1块大约为50g蛋白质(生食份),建议每天1-2份。
5、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每日 300 ml 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豆制品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属于优质蛋白。坚果可适量选择。
6、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食盐摄入每日小于5g;从事低消耗工作的成年人,每人每天需要饮用1500~1700ml水;约为大拇指尖(第一指节)的固态油,相当于10g,每人每日脂肪量≤30g。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酒精也会增加口服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过量饮酒还会增加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
7、定时定量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习惯。
8、注重自我管理
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前460-前377年)曾经说过:“良好的健康,意味着对天然或加工食品的威力有意识。”通过调整饮食模式,不仅可以调节血糖,还有利于控制体重,改善肝肾功能,缓解血管壁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力。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王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