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主题为“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爱肝日倡议全社会行动起来,普及肝纤维化的防治知识,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从而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进展到肝硬化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几乎所有慢性肝病均可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导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细胞癌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我国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酒精已成为我国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伤的第二大病因,今天我们一起正确认识酒精性肝病,早防早筛呵护好我们的“小心肝”。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
①饮酒史>5年,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天<40g(男)/<20g(女),或2周内大量饮酒每天<80g。
换算公式:饮酒量(ML)X 酒精含量(%)X 0.8。
②临床症状:可有, 非特异性, 重者有精神神经症状。
③血清转氨酶可升高,AST/ALT>2,常伴有其他指标增高。
④肝脏影像学(B超,CT)符合诊断标准。
⑤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和中毒性肝病等。
具备第①②③⑤或第①②④⑤项可诊断,符合①②⑤疑诊。
酒精性肝病的管理办法
1. 戒酒: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各个阶段患者的组织学改变和生存率,并可减轻门静脉压力及减缓向肝硬化发展的进程。
2. 营养支持:患者需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C、K及叶酸),加强营养支持。
3. 药物治疗:轻症酒精性肝病及酒精性脂肪肝可给予水飞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环醇等保肝抗炎药物,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酒精性肝炎可缓解症状,改善生化指标。美他多辛可加速乙醇(酒精)从血清中清除。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补充肝细胞中的谷胱甘肽贮存。S-腺苷蛋氨酸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其他药物如甘草酸制剂也有一定疗效。对于酒精戒断症状严重者,除对症处理外,可考虑应用苯二氮类药物,同时应给予患者鼓励以帮助患者戒酒。
4. 并发症的治疗应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并发症,如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静脉曲张出血等。
5. 肝移植: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在戒酒3-6月后可考虑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贾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