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胸外科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寿化山教授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辰。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欢聚一堂,举行传承杏林精神暨庆祝寿化山教授百岁寿辰座谈会。
医院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简立国教授、副院长李楠教授、胸外科张灿宇教授、杨鲲鹏教授、黄壮士教授,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齐宇教授出席座谈会。胸外科苏彦河教授主持座谈会。
简立国代表医院向寿化山教授敬献寿辰纪念品。他表示,100年风风雨雨,100载生活沧桑,寿教授用自己的百年岁月践行着医者精神,是我们优秀的前辈,是为医院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专家,是我院的巨大财富。对待寿教授和寿教授一样为医院的发展鞠躬尽瘁的老前辈,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温暖。爱岗敬业、敬老尊贤一直是医院的文化传承,我们应继续发扬光大。他指出,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都应该以寿教授等老前辈为榜样,传承他们在极端艰难岁月里所锤炼成的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善于学习、争创先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在技术精益求精、教学上诲人不倦、科研上锐意创新,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持续为医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齐宇代表学生弟子向寿化山教授敬献花束,我院胸外科副主任张进代表胸外科向寿化山教授敬献寿辰纪念品。
张灿宇回顾介绍了寿化山教授光辉的学习、工作历程。杨鲲鹏作为学生代表向恩师致贺词,对寿化山教授的学术贡献和教育事业表示敬意。他说,寿化山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不仅为我院胸外科带来了荣誉,更为河南省乃至全国胸外科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精神品质和学术成果将是他们这一代学子永恒的学习榜样。
寿化山教授发表喜登高寿的感言,表示自己对能够庆祝百岁寿辰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对胸外科的发展和成就感到欣慰。他表示,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尤其是在胸外科领域,能够见证和参与其发展,是自己最大的荣幸。寿化山教授还勉励在场的医护人员,要继续发扬医学精神,为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庆祝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与会人员对寿化山教授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激励着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医学事业,为国家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知,传承寿化山教授的精神和事业,是他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最后,全体医护人员陪同寿化山教授点燃象征长久的生日蜡烛,庆祝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医院胸外科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强化科研创新,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以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为目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全体医护人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寿化山教授为榜样,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
寿化山教授简介
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
1948年就读于河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毕业分配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工作,1954年调入水利部黄河医院,历任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1984年调入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现)胸外科工作至今,曾任胸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及胸腔疾病研究所所长等职。
他从事外科专业72年:1952~1984年,共行普外手术10000余例;1984年在河医大二附院主要从事食管、肺、纵膈等普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984~2004年共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2064例;食管癌手术1500例以及胸部其它手术约1000余例。
在从事外科临床及兼任医院行政职务的同时,他还兼任多项社会职务,曾任全国科普委员会常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河南心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南六省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大外科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河南外科杂志》主编等。
在美国、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如“膈肌膨升症”、“改良的肌层內隧道食管胃吻合术”、“钡餐造影与B 超探查对喷门癌切除可能性的对比研究”、“青壮年肺癌的特点及外科治疗”、“1964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外科治疗”、“肺癌患者手术前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意义”。在美国《环球外科杂志》上发表论文两篇。在国家级及中南六省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十次。在美国第62届东南外科年会上宣读论文两篇;主编论著四部;1、《临床腹部外科纲要》;2、《儿科液体疗法》(外科部分);3、《临床腹部外科》4、《中国老年学》(外科部分),四部专著共计140万字。
获省部级成果奖共六项:如“100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针麻肺切除术84例”; 他的针麻切肺电影片1974年在上海针麻全国会议上放映后受到与会者好评 。“一种新型的肌层內“隧道”食管胃吻合术”、“高压氧肺围手术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分别获得科技二等奖。1987年被河医大评为优秀教师;1993年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1995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的国管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给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等等。2015年获得河南抗癌事业特殊贡献奖。
多年来,他一直肩负着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带教临床实习生、进修医师无数,培养硕士研究生五名。
中央、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日报及郑州晚报等新闻媒体分别多次给予报道:“为祖国争光的老专家的新贡献” “宝刀不老技术常新” “在无影灯下的寿化山教授” “寿化山教授的事业情结”等,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高度赞扬。
(供稿/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