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小孩子家,别吃那么多糖,小心虫子咬你的牙!”“不好好刷牙,小心虫牙!”年少时总会被唬住,害怕被虫子咬,但是长了几十年,好像也仅仅是听说,从没见过真的“牙虫”。
那真相到底是如何呢?虫牙真的是牙里有虫吗?
虫牙其实就是蛀牙
其实俗话说的“虫牙”就是蛀牙,也称为龋齿,是因为各种原因综合作用导致牙齿出现变色、脱矿、发黑等,继而出现龋洞的情况,其实跟虫子一点关系也没有,多是牙齿上的细菌导致的。
蛀牙是怎么形成的?
蛀牙的形成有许多因素。常见的有几种:
细菌的作用:
我们口腔内存在着很多的细菌,在牙齿未清洁到位的时候,细菌和食物残渣作用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长时间作用就会导致牙齿龋坏。
饮食习惯:
如果经常摄入含糖量较高的食物,糖分更容易存留在牙齿及缝隙中,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机酸,腐蚀牙齿。
口腔环境:
有研究发现,口干症的患者患龋病的风险更高,可能与口腔内酸碱度改变有关,导致更容易形成蛀牙。
口腔卫生:
早晚刷牙可以去除口腔内大部分的食物残渣,但是有些时候,牙缝里面不容易被清理到,时间长了容易导致牙齿邻面龋坏。
牙齿结构:
当牙齿不整齐,有些牙齿特别拥挤,牙齿之间更容易残留食物残渣,清理不到位就会增加患蛀牙的风险。
天天刷牙为什么还有蛀牙?
一般建议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人们在晚上处于睡眠状态时,口腔内的活动相对减少,唾液分泌也大大减少,缺少了唾液的冲刷和唾液中抑菌成分的作用,口腔内的细菌会大量繁殖,白天残留在牙齿上特别是牙缝里面的食物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有害物质,从而腐蚀牙齿,造成牙齿伤害。睡前刷牙目的是清除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减少夜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
早起刷牙的目的一是清除口腔内大量的细菌,避免其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对牙齿造成伤害,二是去除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异味,增加食欲。
总之,蛀牙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刷牙只是一个方面。如果刷牙次数少或者刷牙不到位,牙缝清理不干净,都可能导致口腔卫生情况变差;另外就是自身牙齿不整齐、口腔疾病导致口腔环境变化等都会加大患龋风险。因此不能仅靠刷牙就保证没有蛀牙。
怎么预防蛀牙?
首先,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全方位清理牙齿,另外就是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牙线可以帮助清理牙齿缝隙里面的食物残渣,能够更好地清洁牙齿。再者就是要定期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牙齿不整齐的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矫正。
只有用心呵护自己的牙齿,“虫牙”才会离你远去!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郭梦雅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