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们会定时进行健康体检,但由于医学知识专业性强,大家了解不足,经常会有一些莫名的担心。医生在门诊检查过程中或体检时,也经常遇到患者或朋友询问:“心电检查有电吗?”“小儿哭闹时检查心电图有影响吗?”“孕妇做心电图会有辐射吗?”“心电图上‘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吗?”“为什么做了常规心电图,还要做动态心电图或心脏超声呢?”等等,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些心电图检查中的知识,希望能消除大家的顾虑。
Q1:心电图检查会有电吗?检查疼不疼呢?有辐射吗?
A1:心脏本身是有电的,但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照明用电。心脏的收缩舒张工作由许多的心肌细胞共同合作完成,而心肌细胞的活动就是电活动,也就是生物电,虽然心脏激动产生的电流微弱,但是它还是可以通过胸壁、四肢皮肤传导到体表,从而产生规律性的电位变化。医生把电极探头放置在身体的固定的位置(四肢和胸部),通过导联线连接到心电图机,心电图机可以把心脏每一周期的电流变化加以放大和记录,最终将看不见的心脏电活动变成一份有意义的图形,这就是心电图。简单来说就是,医生用心电图机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有时会遗留有一枚枚像“红色印章”的痕迹,但是不会对人体放电,也没有X线产生,所以不会产生痛感或辐射,这样大家做心电图检查时就不用担心啦。
Q2:为什么做胃镜还要检查心电图呢?老年患者牙疼,为什么先做心电图呢?作为常规检查,心电图主要检查什么呢?
A2:心电图在临床中应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具有方便快捷,易于操作,具有可多次重复、费用低廉的优点,可以检查心脏的相关疾病,常规心电图一般应用于正常人体检、各类心脏疾病的筛查、进行身份识别、各种心律失常鉴别、诊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了解起搏器功能、判断药物或电解质对心脏的影响,以及术前评估和术后或急危重症患者的心脏监护、麻醉风险评估等等。特别强调,心电图在心律失常鉴别、心肌梗死诊断和个体化高血压心脏评估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如果您有胸闷、胸痛、“心如小鹿乱撞”、心脏漏跳、牙疼、头晕等不适,请及时去做心电图,更利于捕捉到心脏的异常情况。
Q3:心电图检查时有什么要注意吗?
A3:①做心电图时,需要充分暴露手腕、脚踝和胸部,所以穿一些容易穿脱的衣服,尽量不穿连衣裙或连体裤。
②不要过于紧张,尽量不空腹或饱食、喝浓茶,不在活动的状态下做心电图,以免因其他因素导致心率增快影响心电图结果。
③有心脏或高血压病史(无论是否正在服药治疗),有起搏器植入史,心脏异于常人(如右位心)等情况,最好提前和医师沟通,这样可以方便医生更精准书写报告。
④检查过程中,不要与医生进行交流,也不要移动身体或大幅度呼吸,以免心电图出现伪差而影响您的检查结果。
Q4: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是心脏有问题吗?
A4:答案是否定的。心脏是人体的泵血器官,通过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实现,而这一活动的前提就是心脏的电活动有序进行,其中窦房结作为“最高司令官”,通常会控制整个心脏的电活动,由它发出激动形成的心律就是“窦性心律”。成年人的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超过正常值的上限,称为“窦性心动过速”(例如运动、喝浓茶或咖啡、饮酒、情绪激动、过于紧张等),反之,低于正常值的下限,称为“窦性心动过缓”(例如睡眠状态、运动员、老年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
另外,正常人的心律一般是规则的,但有时受呼吸影响会出现窦性心律不齐,这在儿童或青少年中比较常见,一般无临床意义,大家不必紧张。如果是因为“早搏较多”或者“心房颤动”出现心律不齐,那么需要医生进一步进行评估心脏状态。
Q5:为什么做了常规心电图,还要做动态心电图或心脏超声呢?
A5:心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如果我们把心脏比喻成一套房子,那么心脏的问题可以分为3类:关于“门窗”或“墙皮”这些结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的瓣膜或内腔有没有变形、厚薄或附着新生物;关于“电路”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的“电路”(激动起源或传导系统)有无异常;关于“管道”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冠脉CTA、冠脉造影或心肌灌注显像检查,了解心脏的大血管或微小血管有无狭窄、斑块、闭塞及严重程度。另外,仪器检查是有时效性的,如果不适症状明显,但是常规心电图却是正常的,或者常规心电图记录导联早搏,那么需要做动态心电图进一步定性和定量检查,方便医生进一步诊疗。
说了这么多,您是不是已经对心电图有了一定了解呢,其实心电图医生就是心脏的“电工”,负责检查心脏的电路有没有“短路”甚至“跳闸”,如果您有需要,来找我们心电图科医生来测一测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