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关于表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30个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60名同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其中,第15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队长、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副院长简立国名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榜。
万里援厄
2022年度,在此次出征的中国第15批中国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中,包括简立国在内有8名队员来自我院。作为党员,他们“先人后己,为国为民”;作为医者,他们“大爱精诚,仁心仁术”。无论是以何种身份,他们始终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以汗水和热忱为砖为泥,在他国铸建起守卫当地群众健康的长城,用精湛的医术赢得国外医生的认可,用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敬。
简立国经常对队员说:“做好带教很重要,只有我们一批批医疗队帮助厄立特里亚人民建立起、培养好自己的医疗人才队伍,才能真正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援厄期间,中国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不仅面临着手术室配置十分简陋、手术器械严重缺乏、缺医少药的局面,又面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没有条件做到新冠患者与普通患者分开检查,就连错开时段检查都十分困难的情况,简立国带领队员在有限的条件里迎难而上、负弩前驱,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很多患者解决痛苦,全身心投入到开展医疗帮扶及促进中非友好各项工作中。有他们在的地方,收获很多用生硬汉语说的“谢谢”,非洲朋友对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尊重让简立国及队员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找到归属感。
除了承担日常医疗工作外,简立国还肩负着特殊使命和任务:一是代表我院与厄立特里亚奥罗特医院共同推进对口医院建设;二是在厄立特里亚推动建立中医中心,利用祖国传统中医药造福当地人民,进一步丰富厄立特里亚医疗资源,为两国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注入新的动力。诚心诚意的帮扶、实实在在的举措,既应当下之急,又谋长远之计。经中厄双方共同推动,我院与奥罗特医院已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在做好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简立国积极与厄方商定具体合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将通过技术转移、远程医疗、捐赠药械等方式,建立奥罗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接下来还将组建厄立特里亚奥罗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教研中心并建立双方互访、技术培训、发展重点专科专病及联合科研等交流与合作机制。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第15批援厄医疗队队员将薪火相传,勇担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奋力书写援厄医疗崭新篇章。
援外工作五十年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10周年。援外医疗是一项中国特色的外交和政治事业,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技艺、高尚的医德,挽救生命,解除病痛,为提高受援国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因此赢得了广大受援国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我院的援外医疗工作,始终紧随国家、河南省援外医疗工作的步伐,再回望,这已是第50个年头:1974年3月28日,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一批医疗队启程,奔赴非洲热土,其中,我院医务工作者姚煦便是这一援非医疗队中的一员。此后,李凤良、段芳龄、李子森、耿正惠、郝斌、刘剑波、简立国......一批又一批医务工作者奔赴非洲,将医者之爱撒向这片广袤的土地。2016年3月,急诊科葛波涌医师圆满完成援赞比亚任务回国,他所在的团队展示了中国医生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风,被评为援外优秀团队,受到了赞比亚总统及第一夫人接见和赞扬,葛波涌并受邀参加2016年央视中秋特别节目,为医院争得了荣誉。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部署,2017年医院作为“援非”组长单位组建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十一批医疗队,带队赴厄立特里亚进行医疗支援。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克服个别科室人员不足困难,派出以时任副院长的刘剑波教授为队长的8人专家组奔赴非洲执行任务。援非一年,医疗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克服重重困难,为生活在厄立特里亚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解除病痛,送去健康。2022年2月,我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简立国带领第15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赴厄立特里亚执行援外任务。神经外科常克亮、骨科胡大蛟、放射科李杰、泌尿外科赵永立、重症医学科潘鹏宇、普外科申东方、超声科范存静等8名医师参与本次援外任务。此外,神经内科董万亮、眼科医师李佳佳分别参与第23批援埃塞俄比亚中国医疗队和第23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执行援外任务。援外期间,中国第15批援厄医疗队积极响应当年周恩来总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指示,注重“授人以渔”,通过教学“传帮带”等方式分享中国经验。医疗队员始终牢记“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将医者仁心和大国担当落在实处,为推动厄立特里亚卫生事业发展和中厄医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供稿/新闻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