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营造适宜的环境,宝宝回家后感到舒服,情绪也会更加稳定,更有利于早产宝宝的生长发育。合理的温度、湿度,对于早产宝宝尤其是一些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宝宝,能让他们的愈后结果更好。
具体要求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温度
室内温度24-26℃左右。
湿度
湿度40%-60%左右,如果有慢性肺部疾病、家族过敏史的早产儿,可以适当干燥,湿度保持在40%~45%。
根据气候分区供暖可采用空调供热或暖气系统供热;冬夏季使用空调时不要直吹,将出风口下调,空调温度可以锁定在26-27C为宜。
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不要太频繁在房间和家具上使用消毒液。
灯光
婴儿睡觉的时候保证房间黑暗,其他时间调暗灯光保证支持婴儿的警觉性,确保所有的光线不直接照在婴儿脸上,可以使用窗帘遮光。
声音
噪音不宜大于45dB,采用最低音量说话和走路,为婴儿创造和保持一种安静祥和的环境。
衣物、被子
可采用全棉的衣服被子,如果是冬季,可以准备一些轻柔的小棉被,最好不要使用动物皮毛制品的衣被。
避免接触人群
由于一些早产儿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免疫力低,回家后尽量不要安排太多亲友探望。如果养育人患感冒,需要及时戴口罩。外出归来、做完家务后,再次抱宝宝前一定要规范洗手,减少疾病的传播。家里如果有人抽烟或者工作场合有接触二手烟,回家后要漱口,换家居服后,再接触宝宝,因为香烟燃烧后的有害物质会在衣服等地方长期存留,对于低体重儿,尤其是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早产儿,稚嫩的呼吸道容易受到损伤而反复出现支气管和肺部炎症。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张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