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在医院经常会听到护士说:抱着宝宝去做听力筛查了,那什么是听力筛查?需要注意什么?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什么是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的新生儿筛查项目之一。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宝宝出生48-72小时后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
为什么要做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耳聋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数据显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3‰,筛查结果与宝宝的听力状况、后续语言发育等息息相关。不要等到别的孩子都会说话,自己孩子仍然不会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时候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学习语言最佳的发育期,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因聋致哑。
筛查时间
足月儿新生儿筛查时间为出生48小时以后,早产儿为矫正胎龄34周及出院前。
初步筛查(初筛):新生儿生后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可能由于胎脂、羊水或测试环境或孩子状态等干扰因素所致。
第2次筛查(复筛):出生42天内的新生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均需在出生后42天及3个月进行听力复筛。
听力筛查技术
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耳聋基因筛查。
检查注意事项
筛查前:
认真听筛查人员讲解听力筛查的意义和方法;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最佳的测试结果是在宝宝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如宝宝烦躁、哭闹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听力测试前家长应尽量把宝宝喂饱使其进入睡眠状态。
给宝宝换好干净尿布,使其舒适不哭闹。
给宝宝选择厚薄适度的包被,薄则易受凉,太厚则会影响操作。
筛查中:
保持安静,避免交谈;关闭一切通讯设备,避免出现噪音。
保持宝宝在筛查的正确姿势,露出测试耳,避免遮盖。
测试时家长可将手轻轻扶按在宝宝肩部,使其有安全感。
做完一侧耳后,不要用力翻动宝宝以免惊醒,应配合医生轻轻翻转到对侧耳。
筛查后:
听力筛查结果
筛查通过:后期仍可能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听力的发育,尤其是高危人群可能发生迟发性或渐进性听力损伤,故家长仍需监测语言和听力的发育情况。
筛查未通过:仅提示有听力损失的可能性,其影响因素包括:受测者状态、耳道因素、测试环境、内噪声因素、检测仪器因素。
有听力损失高危儿,每6个月接受一次听力监测,直至3周岁。
平时注意防止噪声、药物等对宝宝听力的损害。
注意观察宝宝的听觉和言语发育,有可疑发育迟缓者,及时就诊排除。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