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存活下来的早产儿面临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生长发育迟缓等健康问题。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临床对于新生儿早期抢救和远期预后改善情况越来越重视,为减少不良刺激、减少住院天数、促进生长、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等,尽早给与发育支持护理照顾,根据每个早产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照护,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环境
1、灯光
新生儿睡眠时给予黑暗幽静的环境,据特殊操作要求调整明暗度,确保所有的光线不直接照在新生儿脸上。
光疗照射的新生儿应使用保护性眼罩,进行其他照护活动时,确保先关掉治疗灯,轻轻地对新生儿说话并逐渐用手接触新生儿,感觉到新生儿全身肌张力放松,轻轻取掉眼罩,帮助新生儿从强光中恢复过来。
2、声音
NICU环境声音强度应低于50dB,暂时性增强不应超过70dB。NICU设备仪器产生的噪声应低于40dB。关暖箱门永远是静静的没有声音,设备移动非常安静,监护仪以及电话铃柔和,工作人员始终采用最低音量说话和走路,为新生儿创造和保持安静祥和的环境。
发育支持护理的应用
喂养。为宝宝创造平静的、温暖的、光线幽暗的喂养环境,鼓励母乳喂养,如果新生儿无法母乳喂养时可以将母乳泵出喂养。
打饱嗝。照护者可以将新生儿轻轻地靠近肩膀或靠着前胸,身体缓慢地上下移动,促使新生儿打饱嗝,打完饱嗝后持续以竖立位抱着新生儿,直至缓慢将新生儿放置于喂奶或休息体位。
更换尿布和皮肤护理。新生儿更换尿布时需采用侧卧位,轻轻抬起大腿,保持双腿屈曲,避免仰卧位更换尿布,抬高幅度过大会突然改变新生儿脑部的血流,且影响呼吸。
各操作之间顺利转换。所有操作后需要为新生儿重新摆放体位,提供舒适、安静、柔和的包绕,支持和帮助其恢复平静。
支持性体位
改变新生儿体位时,新生儿的手腿处于一种柔软放松的屈曲位。照护者将手从新生儿背后到头后包绕,另一只手支持新生儿前部,帮助头处于中位放松体位,双手举起靠近脸,缓慢柔软地改变体位,举起新生儿。当新生儿适应手臂里的毯子和睡袋的包裹之后,逐渐分别移开两个手臂。如果新生儿表现出惊跳和不安定时应再次给予温柔地支持,以便于其能再次恢复平静以及睡眠状态,注意避免经常保持固定体位,否则可引起主动和被动肌张力不平衡,从而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非营养性吸吮
方法。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采用胃管喂养时,给其吸乳房,即非营养性吸吮,一次吸吮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0min。
益处。宝宝有助于营养性吸吮行为的发育,促进对肠道喂养的耐受性及体重增长,减少操作时患儿应激,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从管饲到瓶饲的过渡及进入全胃肠道喂养。
抚触
抚触可使NICU患儿出现生理变化和行为紊乱,如心率和呼吸减慢或增快、呼吸暂停、激惹、氧饱和度下降等。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可将其放在母亲或父亲的胸前进行持续性的皮肤接触,可以用母亲的衣服或毯子将新生儿包裹,就像其在子宫里一样与母亲亲密接触。
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不仅可以给宝宝一个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还可以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促进其健康发育。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