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内院外,当遇到病情危重、生命垂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肝衰竭、大出血等急危重症患者时,无论平时你听到过“进了ICU就是九死一生”还是听到过“ICU就是医院保险箱”,此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尽快进入ICU抢救,那么ICU到底有什么“看家本领”,值得我们如此信赖呢?我们就不得不提到ICU强大的生命支持技术系统。
1、呼吸支持技术
是一系列改善、维持、替代自主呼吸作用的技术手段的总称,主要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给患者提供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21%~100%)、温度(31~37 ℃)和湿度的高流量(8~80 L/min)气体,并通过鼻塞进行氧疗,具有很好的舒适性。
无创正压通气:通过鼻罩、口鼻罩、全面罩或头罩等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正压辅助通气的技术,不需要侵入性或有创性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有创机械通气:通过有创手段建立人工气道进行的机械通气,常见的人工气道类型有气管插管(经口、经鼻)和气管切开,有创机械通气是最有效的治疗呼吸衰竭的方法。
2、循环支持技术
IABP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由固定在导管的圆柱形气囊构成,将其安放在胸主动脉部位,导管近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末梢,远端位于肾动脉;当心脏舒张时气囊充气,心脏收缩时气囊放气,由此产生双重血液动力学效应:心脏舒张气囊充气使血流向前,提高舒张压和冠脉的灌注,气囊在心脏收缩之前放气降低收缩压(心脏后负荷)从而改善了左室射血。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广泛应用于心功能不全等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
3、血液净化CRRT技术
通过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式连续、缓慢清除水及溶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以替代肾脏功能,CRRT使血液中溶质浓度及容量变化对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采用高通透性、生物相容性好的滤器,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内稳态平衡。
4、心肺支持系统—ECMO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
VA-ECMO模式:V-A转流从静脉引出静脉血,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适合心功能衰竭、肺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
VV-ECMO模式:V-V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V-V模式主要用于适合单纯肺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
ICU以上所述的生命支持技术在维护器官功能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备充足的器官的支持和保护能力,组成ICU生命支持系统,可以明显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楚紫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