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我国将睡眠时间7—8小时/天作为推荐性指标,睡眠的质量对生活、工作、学习、身体健康状态、新陈代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期的睡眠质量影响孩子体格、认知、情绪等诸多发育结果;学龄期儿童睡眠出现问题可引起孩子学习恐惧;睡眠有问题的青少年更容易引发自杀的行为;成年人睡眠问题可导致代谢紊乱综合征,且会增加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针对老年人,睡眠的时间和质量问题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对其健康如此重要,那哪些因素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呢?
1、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之间相互影响。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者,负性情绪存在者睡眠质量必将受到影响;同样的,睡眠情况不好者势必影响心理健康;存在睡眠障碍者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怖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可引起神经系统的紧张性增高,破坏人体的生物节律,反过来对人的睡眠产生影响。神经系统的紧张性增高,又可造成机体内感受器兴奋性增高,感受阈值下调,对各种内外刺激敏感,容易产生各种内感性不适。
2、压力因素
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引起睡眠问题。持续的压力状态引起昼夜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皮质醇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可维持血压、心肌力等,可抵抗外界的压力。皮质醇过低,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跃,从而引起睡眠质量差。
3、人际关系因素
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生活中出现压力时,有助于他们应对并妥善处理压力事件;另外人际关系是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这些对睡眠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4、身体活动因素
适当的身体活动会改善睡眠质量,但疲劳的身体活动会导致人体对夜间睡眠时长需求和深度的代偿性增加。身体活动增加能量消耗、内啡肽分泌、提升体温来改善睡眠质量,定期适度的身体活动,可对引发睡眠障碍的因素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提升睡眠质量。
这些因素可控、可调,相信大家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为自己带来舒适美梦。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杜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