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检测尿常规
作为三大常规之一,尿常规是除血常规外临床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对人体健康状况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尿常规检验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泌尿系统的结石、炎症、肿瘤及肾移植术前后等;其他多系统疾病,如肝炎、糖尿病等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职业病,如铅、汞重金属中毒等的辅助诊断;安全用药的监护,如磺胺类、庆大霉素等的毒副反应。
尿常规结果怎么看
在我院,尿常规结果包括尿干化学、尿沉渣和尿镜检三种检查方法,共24项结果。其中尿镜检结果是三种方法中最准确的,称为“金标准”。患者拿到尿常规化验单时,首先要核对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其次要看提示栏是否有提示结果异常的符号,如标注↑(高)或↓(低)的项目以及镜检结果是否在参考范围内。下面简单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尿常规结果:
1、 结果提示栏内无提示信息,表明本次检查结果正常,如图1。
图1 正常尿常规结果
2、肾病相关项目:主要包括酸碱度PH、比重、尿隐血或红细胞、尿蛋白和颜色。酸碱度检测主要用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是临床上诊断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尿隐血阳性提示血管内溶血,尿液红细胞形态可以区分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尿蛋白阳性排除生理性蛋白尿后,可能为病理性蛋白尿,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除食物和药物影响外,某些疾病也会导致尿液颜色的改变,如卟啉病、丝虫病等。以上指标的异常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出现问题,如图2。
图2 肾病综合征尿常规结果
3、糖尿病相关项目:主要包括酸碱度PH、尿蛋白、比重、尿葡萄糖和尿酮体。尿葡萄糖检测主要用于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疗效观察。尿酮体检测常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强阳性结果具有医学决定价值。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有助于诊断糖尿病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如是否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如图3。
图3 糖尿病伴有并发症尿常规结果
4、泌尿系感染类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亚硝酸盐和细菌。尿中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急性期,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亚硝酸盐作为干化学组合项目之一,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检。三者中的任意一项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而三者联合并且与尿镜检结合,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如图4。
图4 泌尿道感染尿常规结果
5、其他疾病相关项目。主要包括是尿胆红素和尿胆原。这两项指标反映了肝脏代谢血红素的数量与能力,其异常有助于黄疸类型的鉴别,如图5。为一肝恶性肿瘤病人的尿常规结果。
图5 肝恶性肿瘤尿常规结果
我们在看尿常规报告时,切不可有部分尿常规检查项目出现异常就过度焦虑,也不可因检验结果与临床病理不一致而盲目乐观。这是因为尿常规检测的干扰因素太多,而每个因素均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正确的解读尿常规结果应结合患者具体的病史及治疗情况,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对自身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与分析,才能对疾病准确诊断和积极治疗。
(供稿/巩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