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
3月,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下令筹办“河南民政厅接生传习所”,为河南省最早官办的新式接生法培训机构。
5月14日,河南民政厅接生传习所正式上课。
1930年
5月,接生传习所划归河南大学医科管辖,改建成附设产科医院,设产床20张。
1933年
更名为河南大学医学院附设妇产科医院。
医院砖木结构的三层大楼(半地下室一层,地上两层)竣工,投入使用。
1934年
相国寺一说书女艺人因骨盆畸形难产,妇科韩明炬教授与外科阎彝铭教授共同为其做剖宫产手术,术后母子平安,此事轰动开封城,开创河南首例“腹部剖宫取胎术”。
1935年
韩明炬教授辞职后,由宋玉五教授继任河南大学医学院附设助产学校校务主任和妇产科医院院务主任。
1936年
医院每月住院产妇达150余人次,效益蒸蒸日上。除增添数十种难产及妇科手术器械外,又建一座与前楼相通的二层工字型大楼,可容纳60人床位。另辟平房5大间,每间设病床4张共20张病床,专收治贫民产妇。
1937年
12月,日军侵占开封,医院随河大医学院迁至镇平。
1939年
5月,因战事原因,医院迁至嵩县。
1944年
5月,日军侵占嵩县,医院西迁至宝鸡。
1945年
日本投降,随河大医学院迁回开封。王毓琛担任妇产科医院主任,设病床30张。
1946年
迁回开封的河南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医院重新开诊。
1949年
开封第二次解放后,河南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医院改编为开封国际和平医院第三分院,床位40张。
1952年
河南省委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成立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设床位25张,直属省卫生厅,地址位于当时的省会开封市东大街34号,占地约5亩。
10月,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封国际和平医院第三分院更名为河南医学院妇产科医院。
1954年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随省会迁入郑州,更名为河南省妇产科医院。因当时新院尚未建成,暂设于菜市街省二院(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
1956年
河南省妇产科医院新院建成,迁入新址(现在经八路院区位置),并于8月1日正式开诊。
1958年
10月,河南医学院妇产科医院搬迁至郑州,汇入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主要力量集中在妇产科。开封院址移交给开封市妇产科医院。
1963年
河南省助产士学校撤销,全部划归入河南省妇产科医院。
1970年
1月,省革委会响应国家“战备疏散”的号召,决定撤销包括河南省妇产科医院在内的几所省直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停诊,部分医护人员并入信阳地区医院妇产科。
1973年
国外团体来郑州考察社会福利事业,要求参观专门的妇婴医院,省革委会立即批示开始恢复建立“河南省妇产科医院”。
1974年
5月,河南革委会下发豫卫学[74]第二号通知,决定将正在恢复筹建的河南省妇产科医院划归河南医学院作为教学基地,改称河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同时,撤销了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将其全部人员(河南医学院妇产科医院主要专家力量)并入新成立的河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975年
3月8日,河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正式开业。
1978年
7月31日,医院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李锐光任主任,方淑敏任副主任。同日,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李锐光任主任,郑荣本、方淑敏任副主任。
1979年
6月11日,河南省革委会卫生局下发文件,鉴于医院新扩建病房楼已竣工(五层病房楼,现内科病房楼位置),同意医院病床位扩大至250张,其中普通妇科43张,计划生育床20张,产科床32张,妇癌病床50张,镭病床30张,儿科床60张,急诊观察床15张。
1980年
3月31日,渠敬亭任医院副院长,主管后勤工作(同年11月调任至三附院)。
6月,医院职工宿舍楼(文化路)竣工,分配给医院教职工。
(供稿/彭永强 金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