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无法忍受的疼痛,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生孩子的疼痛,在大家的认知里“分娩痛”是每个妈妈的噩梦,无法言说的痛苦。但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痛”与这些相比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任何形容疼痛的言语都无法表达,它常常被误诊为牙痛,但其实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性疾病,患病率为0.1~0.2/1000人,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右侧多于左侧。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特点
1、疼痛发作前常无预兆,为骤然发生的闪电样、短暂而剧烈的疼痛。
2、每次发作时间可由数秒钟到数分钟后骤然停止,间歇期间犹如常人,少数可仍有烧灼感,一般夜间发作较轻或停止,但严重者亦可通宵频繁发作不能入眠或睡后痛醒。
3、大多数逐渐加重,疼痛发作次数逐渐频繁,甚至数分钟发作一次,以致终日不止。
4、可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缓解期可由数天或数年不定。发作周期与气候有关,春季与冬季较易发病。
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点
绝大多数为单侧,双侧少见,右侧居多。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撕裂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可出现面肌痉挛性收缩、口角向病侧歪斜、结膜充血、流泪、流涎等症状,甚至痛得在床上打滚。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区内有一异常敏感区,此区称为“扳机点”,常位于上唇、鼻翼、口角、上腭等,面部机械刺激如说话、洗脸、刷牙、咀嚼进食、打哈欠或者微风拂面都会导致发作。
除了疼痛外,三叉神经痛还会给病人带来哪些危害?
焦虑、恐惧的心理
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让病人在发作间期总是担心不知何时会再次发作,时常被恐惧、焦虑的情绪包围,惶惶不可终日,心理负担极重,有时暴躁易怒,精神崩溃甚至人格扭曲,居家不宁。长期服药后效果较差,失望情绪累积,有些病人可致抑郁,出现自杀倾向。
进食困难
多数病人担心咀嚼进食触发“扳机点”,常常食欲缺乏,进食困难或者拒绝进食,导致营养不良,日益消瘦。
自我形象紊乱
洗脸、刷牙等动作亦会触发“扳机点”,病人心生恐惧,不敢进行以上生活清洁,经常遇到前来就诊的病人蓬头垢面,无精打采。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种类繁多,但是真正有效且副作用小的很少,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效果会越来越差,所以早日手术是最佳选择。
手术治疗
常见手术方法有“微血管减压术”、“球囊压迫术”、“射频热凝术”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评估后选择合适手术方法,均可取得很好疗效。
三叉神经痛发作期,需要注意什么呢?
1、规律饮食,进食温软不需咀嚼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如米糊、面汤、蛋羹、豆腐脑等,禁止过凉过热,刺激性饮食,注意补充高蛋白、维生素。
2、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风吹与寒冷刺激,避免触及面部“扳机点”。
3、洗脸、刷牙时动作轻柔,或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说话,疼痛发作频繁时可用笔谈方式进行交流。
4、保持精神愉悦,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度劳累、熬夜,可常听舒缓音乐保持心境平和,保证充足睡眠。
如果您正在经受这样的“天下第一痛”的折磨,请尽早就医,解除不必要的忧虑,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