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各位孕妈妈一方面对“长胎不长肉”一事向往不已,为了控制体重不吃或者少吃含脂肪的食物,另一方面当看到DHA和EPA的时候,又会觉得这两样东西得多吃,这样宝宝才会聪明。下面我们就谈谈孕期应该怎么来吃脂类食物吧!
什么是脂类?
脂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类等。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人体最重要的体成分和能量的储存形式,具有维持体温、保护脏器等多种重要的作用。
我们日常食物中,不同种类食物含的脂肪含量差别较大,一般谷薯类、蔬果类含脂肪较低,肉制品含脂肪较高,鱼类、禽肉类脂肪含量低于畜肉类。而不同食物中含脂肪类别也是有区别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凤尾鱼等,含有较多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DHA对胎儿大脑和视网膜功能发育有益。所以,孕妈妈可每周食用2-3次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
脂肪对孕妈妈及胎儿的影响
脂肪摄入超标
直接影响便是导致孕期肥胖,会导致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风险,严重者还会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体重增加过多导致巨大儿增加分娩难度,并增加子代远期肥胖的风险。另外孕期过度肥胖导致产后身材恢复难度增加,也会对女性心理产生一些打击。
脂肪摄入过少
脂肪对孕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长期脂肪摄入不足会影响胎儿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脂肪是构成胎儿脑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脂肪约占脑重量的50%-60%。孕妈必须摄入足够的脂肪以保证胎儿良好的脑发育。如果缺乏足够的脂肪,胎儿的脑发育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对孕妈来说,体内脂肪的蓄积是为哺乳期作必要的能量储备,为之后的泌乳作准备。
孕期如何合理摄入脂肪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孕期膳食脂肪应占总能量的20%-30%,以满足妈妈和宝宝的营养需求。这个脂肪摄入量和正常成年人的脂肪摄入量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一是没必要额外增加脂肪的摄入。另一个就是要注意各种脂肪酸的比例,要适当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使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者的比例为1:1:1。
孕妈妈摄入脂肪小贴士
1、多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鱼类、坚果类食品(例如花生、核桃、瓜子等)、植物油等,减少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油脂的摄入。
2、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炖、煮、拌,少用煎、炒、烹、炸,以减少油脂的摄入。
3、可以适量吃猪、牛、羊肉的纯瘦肉,吃鸡肉、鸭肉时,去除外皮和脂肪层。
4、适量选用低脂奶制品。
5、海鱼类虽然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是也要适量,不宜过量食用。
很多人“谈脂色变”其实大可不必,脂肪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断绝脂肪的补充对人体可谓有百害无一利,但摄取过多也不可取。适量的,才是最好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姚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