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出月子了!产后42天,带着宝宝,该去医院做个常规检查了。
咦?怎么除了要查子宫,还要做盆底超声?这个检查是干什么的?怎么查?有必要做吗?
盆底超声查什么?
主要查的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也就是盆底组织损伤、薄弱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
盆底超声怎么做?
做盆底超声检查时,患者排空大小便,取膀胱截石位,超声医师会将容积探头或阴超探头放置于检查者会阴部。期间需要患者配合做Valsalva动作(屏气向下用力)及缩肛动作(夹紧肛门),测量一系列数据,用于评价有无盆腔脏器脱垂及盆底肌肉损伤。
盆底超声检查是否有必要?
怀孕和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建议将盆底超声检查列为产后42天常规检查项目。尤其是在孕期及产后,出现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或提重物时漏尿者,以及自觉阴道有膨出物者。另外,尿频、尿急、排尿困难、长期便秘、粪失禁也是盆底超声检查的适应症。
超声科于2017年即开展盆底超声检查,每年受检人数超3000例,因准确高效、操作规范,受到临床科室及患者一致好评。
目前,我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30%以上,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较好,尤其产后1年是盆底功能康复的黄金时期,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提高意识,关爱自身。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王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