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李先生感冒发烧后,自我感觉症状并不严重,没有在意。然而连日加班工作后,李先生经常出现浑身乏力、心跳加速、胸闷不适等症状,就医诊断后发现,李先生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关于心肌炎,大家知道多少呢?
什么是心肌炎?
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炎症性疾病,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等都可引起心肌炎。心肌炎轻重程度差别很大,轻者没有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大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都可以痊愈。
感冒为什么会和心肌炎发生联系?
病毒感染是心肌炎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当我们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侵入呼吸系统,造成感冒。而当病毒在血液中流经心脏,攻击心肌细胞,或引起过度的免疫反应,就会造成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诱发心肌炎。
感冒后出现哪些症状需要重视?
感冒时出现咳嗽、发热、咽痛、乏力等症状很常见,但是,感冒一到三周后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1)心慌心悸。心肌炎时常常会有心律失常:由于发热或心肌受损,部分患者会心跳加速,体温每升高1℃,心跳会增快约10次/分钟;若病毒影响到心脏传导系统,会出现心率减慢,因此如果心率低于60次/分钟,也是一个危险信号。
(2)胸闷胸痛。由于心肌受损及胸膜炎症浸润,常常会有胸闷、胸痛反复发作,甚至不断加重。
(3)其他症状。如果是重症心肌炎,短时间内心肌收缩力明显下降,会出现活动后气喘、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浮肿,严重时不活动也会胸闷、气短;部分心肌炎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或血压下降,会出现头晕、黑蒙、昏倒的症状,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预防?
其实,预防心肌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膳食营养,注意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感冒后,尤其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及时补充营养,出现上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大家也没必要对心肌炎过度紧张,因为得心肌炎其实是很小概率的事件,但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的青壮年,感冒后加上长时间熬夜、疲劳等情况下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普通感冒以外症状时,则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