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53岁的李女士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四肢抽搐、肢体僵硬、牙关紧闭、双眼上翻、呼之不应、小便失禁、持续了约2分钟左右神志才逐渐清晰,家属都以为她得了癫痫,急忙把她送到当地医院,头部磁共振检查提示存在双侧额顶叶缺血灶,医生按照“癫痫”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好转,但出院后上述症状仍有间断发作。
1月14日,症状再次出现并伴心率下降,当地医院给予胸外按压、球囊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后急诊转至我院,收入重症监护室。入院时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入院后仍有频繁的意识丧失伴氧饱和度下降,重症监护室值班老师发现李女士频繁发作时心电监护均显示有明显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为心室扑动,进一步做动态心电图更是记录到了频发RonT型室性早搏、反复室速、室扑及室颤等心律失常,好在值班护士在心律失常发作时及时进行了电复律,使李女士心跳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科值班医生也在判断患者病情后及时给患者植入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并结合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李女士病情逐渐好转,于2月10日出院。
本文希望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和防范李女士的情况,针对李女士的病情做案例分析。以下为李女士所做的常规心电图及典型动态心电图片段:
病例解析
李女士反复多次的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等症状确实很像是癫痫(俗称“羊癫疯”)发作,而且头部磁共振检查确实有缺血病灶,有引起“癫痫”的基础,所以很容易给我们造成迷惑和干扰,但引起李女士症状反复发作的真正原因其实是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症状为脑缺血、缺氧的相关表现,初期未丧失意识时,患者可能表现为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导致的心悸、胸闷、气促等不适感,后期主要表现为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意识障碍症状,严重者可能猝死。
李女士虽然做了心电图,但是如果描记心电图当时没有发作,可能仍然无法捕捉到发病的真正原因,需要反复多次描记,心电监护可以观察患者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动态心电图能够把心电图变化记录下来,详细分析,获得更大的信息量,及时锁定症状原因。所以不明原因反复晕厥的患者一定要做长时程的动态心电图来进一步查找原因。
心脏性猝死是心脏急症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40万~6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超过80%发生于冠心病患者,80%~90%是由室速或室颤所致。对于既往已发生过心脏骤停的幸存者以及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有效预防并及时制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非常重要。
心内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为李女士植入了ICD,ICD又叫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在10-20秒内释放电击除颤,除颤成功率几乎100%。ICD主要包括2个部分,脉冲发生器和识别心律失常并释放能量的电极导线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脉冲发生器变得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目前临床上应用的ICD已是第3代、第4代产品,具有电击除颤(即针对室颤或致血流动力学恶化的室速)、抗心动过速起搏(即针对室性心动过速)、抗心动过缓起搏(即针对心动过缓,类似于普通起搏器)等多种功能,它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心脏性猝死患者的总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申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