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岁的李大爷,刚刚结束了一个月的海南度假之旅。返程途中突降大雨,李大爷匆忙避雨时不小心踩到了一个污水坑。本想着小事一桩,李大爷并未在意,按计划赶回了家中。谁料几天之后,李大爷突然发起了高烧,踩到污水坑的左脚红肿溃烂,左小趾逐渐变青发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家人紧急将李大爷送到了我院内分泌科就诊。
来到我院之后,内分泌科李青菊主任迅速给李大爷进行了相关检查。原来,李大爷是个患糖尿病20年的老糖友,平常没有严格控制自己的血糖,逐渐产生了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并发症。这次不小心踩到污水坑导致左脚划伤,且合并重度感染,并发脓毒血症、电解质紊乱等。但由于李大爷严重的糖尿病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对于皮肤的损伤竟然没有一点儿感觉。李青菊主任为李大爷进行了清创,同时给予抗感染、控制血糖、改善循环等一系列综合治疗。目前,李大爷的病情已经逐渐稳定,左脚的伤口逐渐愈合中。
专家科普
内分泌科李青菊主任指出,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伤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
一、糖尿病足常常发生哪些患者呢?
①糖尿病病程长;
②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③穿不合适的鞋、足部卫生保健差;
④合并重度的神经病变,如有足部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等,或有皮肤泌汗异常、肌肉萎缩、鹰爪样趾等;
⑤缺血性血管病变,如间歇性跛行、足部发凉等;
⑥合并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如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等。对于有足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糖尿病足的预防,同时安排糖尿病足专业或相关专业人员对足病的危险因素做出评估,以便采取个体化的管理教育措施。
二、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呢?
首先,避免赤足行走,穿着感觉舒适的鞋袜,以免足部皮肤损伤及鞋袜太紧影响足部血供;
其次,每日温水泡脚,水温不宜超过40℃,同时做好足部检查,避免细微损伤继发感染,修剪指甲时应该平剪,不可损伤甲沟皮肤或引起甲沟炎;
最后,严格控制血糖,只有血糖控制平稳,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糖尿病教育并定期筛查危险因素,真正做到知“足”常乐!
附:李青菊主任介绍
开诊科室:内分泌科
专业方向:内分泌疾病及代谢病发病机制、诊疗新进展
职称/职务:内分泌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社会职务:河南省内分泌暨糖尿病学会常务委员;河南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糖尿病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微循环学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高血压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专业特长:主要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擅长血糖的全面管理、妊娠糖尿病、糖尿病足的诊断治疗(成功治愈复杂、严重糖尿病足);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的鉴别、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亚甲炎);高血压的鉴别;肥胖、身材矮小、肾上腺、垂体及性腺。
科研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供稿/内分泌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