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发自:“河南援外医疗” 作者:赵永立
也许每一位中国医生都有一种情怀,加入国家援非医疗队,成为一名为国出征的战士。成为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15批医疗队的一员,来到离家万里之外的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我感到荣幸之至。
位于阿斯马拉东郊的哈利贝特转诊医院,是我工作的地方,也是这个国家最大公立医院之一。我将在这里工作一年。
这家医院手术科室只有骨科和外科,泌尿外科也隶属于外科。由于外科专业没用细化,我成为阿斯马拉唯一的泌尿外科医生。
虽然未雨绸绸缪 依然遇到难题
我所在的泌尿外科是一个拥有援非传统的科室,有多名医生参加过援赞比亚、厄立特里亚医疗队。
在来厄立特里亚之前,我有幸得到了这些援非前辈的指导。厄立特里亚缺少微创手术设备,而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泌尿系统结石在当地又是常见病。在科室领导的支持下,我的行李增加了许多相关的宝贝(超滑导丝、S形状探子、猪尾巴导管等),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来到哈利贝特转诊医院的第一天,我与外科主任Yousef交流,得知这里的手术主要以开放手术为主,外科范畴包括普外、泌尿、胸外、头皮及体表肿物,令我惊奇的是,在这里截肢手术也由外科医生完成。
没想到,我带的东西很快就派对上了用场。
来到哈利贝特转诊医院的第三天,Yousef教授安排我做一台膀胱镜手术。等到器械被推出来我才知道,这里的摄像设备只有光源,没有显示器,需要医生趴在镜头上看。膀胱镜的型号也不全,很多外鞘已损坏,只有一条输尿管镜勉强可以使用。
趴在镜头上看,还要戴上隔离面屏,非常影响视野。于是,我只能去掉面屏,但这无疑增加了职业暴露和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为了病人,我也只能加倍小心了,手术还得做。
手术正式开始。患者前尿道宽敞,尿道球部狭窄,输尿管镜难以通过。我让助手帮忙推送导丝,这在国内本是极其简单的过程,但是由于助手看不到镜头,我也没办法再腾出另外一只手,这一过程就显得非常艰难。
最后,导丝还是顺利通过了,然后输尿管镜通达狭窄段,进入膀胱。这时候,我带的S形状探子就派上用场了,在导丝引导下扩张更加安全、方便。最终,在导丝引导下扩张至F22,羡慕顺利留置尿管,手术成功了。
要做就做当地医生做不到的
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就做当地医生做不到的,不管是诊断也好,治疗也罢,还是外科手术,一定要体现中国医生的水平。
我遇到一位排尿困难的老年男性患者,当地医生坚持认为患者是前列腺增生,应该手术。但是在体格检查时,我发现患者的阴茎头及尿道口呈灰白色,前尿道海绵体纤维化变硬,高度怀疑阴茎硬化性苔藓病,建议进行膀胱镜检查。由于条件限制,尿道重建可能性不大,必要进行膀胱造瘘。
最终,Yousef听从了中国医生 的建议。尿道镜检查发现,患者整个前尿道狭窄,诊断成立,膀胱造瘘解决了患者的问题。
共同学习 共谋发展
经过短短两个月的相处,中国医生以精湛的技术、勤劳的双手和严谨的态度打动了外科的同事。
由于厄立特里亚网络比较差,当地医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但是当地从初中就是英文教学,大家的英文水平都很好。医疗队的网络相对还可以,我们每周六会在一起共同学习最新英文文献,讨论疑难病例,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哈利贝特转诊医院例行的每月聚会,诚挚邀请中国医生参加,共同探讨外科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谨遵队长的教导,工作是一方面,带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中有一代代的人才梯队建设起来,才能真正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