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午,接到医院通知,需要紧急抽调4名感控人员驰援吉林,抗击疫情。科室人员马志红、程路明、贾智慧、闵小婧第一时间回复:“我报名参加”。作为从事感染防控工作的专职人员,这一年来,郑州港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商丘、安阳、郑州隔离酒店……她们已多次征战前线。
舍下家中需要照顾的老人,告别孩子不舍的目光,挥别新婚不久的爱人,她们向疫而行,义无反顾。
此次吉林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隐匿性增强,这都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疫情形势严峻,面临到达后迅即上岗的命令,如何能完成“医务人员零感染”的艰巨任务,培训迫在眉睫!出发路上,她们首先将重点聚焦于此次同行的两名后勤人员,他们非医学出身又年长,学习能力、记忆力较差,是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考核、指导、手把手的培训在车上便开始了。在深夜抵达酒店后,四名队员不顾路途的疲劳与身体的疲惫,放弃休息与睡眠,立即投入紧张又繁重的培训任务中去。大到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小到穿脱防护用品的各种细节与手法,对全体队员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细致指导与考核,做好“医务人员保护神”的第一关。
从病区启用、人员上岗开始,新冠患者便如洪水般涌来,不足两天时间病区已住满。工作繁忙、任务繁重的同时,各项风险也陡然上升,增加了病区感染防控工作的难度。为了确保病区的安全,队员们采取跟班制,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从防护用品穿脱、环境清洁消毒,到医疗废物的处理、病房终末消毒等,不分昼夜,只为降低感染风险。同时,感控组队员结合病区的实际情况,马不停蹄的制定各项感染防控制度与流程、应急预案、消毒登记本等,将感染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另外,马志红时刻在提醒队员们,凌晨、深夜在微信群中总能看到她发的信息。
35天吉林抗疫工作,短暂又漫长,她们不分昼夜、日夜颠倒,忘记了时间,只记得班次。病区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复杂,救治任务重,感控组队员为了确保每班次病区感控工作的落实,协助医护人员身体力行的参与病区地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尤其在配合国家专家抽调感控队员时,人手更是紧缺,为了能节省来回路上的时间,得到三四个小时的休息,队员们更是睡在医院清洁区的长凳上换取临时休整,九个多小时不吃不喝。即使队员们每天累的筋疲力尽,督导、提醒的口干舌燥,不分上下班的持续监督,她们回到驻地酒店还需进行驻地物表核酸采样等多重任务,她们克服困难,冒着严寒,任劳任怨,毫不懈怠,时刻守着感控红线,时刻战斗在抗疫火线。
在王生锋、陈晓娟的带领下,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感控工作有条不紊,有效落实。在新冠十四病区工作的35天里,感控组队员组织培训96次,培训356人次,考核144人次,督导反馈72次。国家感控专家组陆群部长巡视病房后,在会上高度肯定了新冠十四病区的感控工作,表扬了河南医疗队,病区清洁干净、感控措施落实到位!
35天,圆满而归!她们谨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付强教授在吉林省培训会上强调的“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就是感控,感控就是防控”。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和“零死亡”的目标,圆满完成了此次既光荣又艰巨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感控,感控人时刻在路上!愿疫情早日散去,春暖花开,人间皆安!
(供稿/援吉医疗队 感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