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内三病区万大国主任带领科室介入团队成功开展我院首例及第二例FFR(血流储备分数)的临床应用,为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临界病变是否需要进一步介入治疗指明了方向。FFR技术的临床应用,真正实现了以是否缺血作为PCI治疗的指导标准,开创了我院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河。
王大爷和李大妈均因为间断胸痛住院治疗,医生建议二人做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心血管堵塞的严重程度。两位患者造影后都显示血管狭窄在75%左右,可王大爷没有放支架,而李大妈反而放了一个支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万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为两位老人狭窄的血管进行FFR检查,王大爷的FFR值为0.80,不需要植入支架治疗;而李大妈的FFR值为0.59,必须植入支架解除远端血管缺血状态。最终,两位老人经过治疗后顺利出院。
血流储备分数(FFR)是指冠状动脉所供血的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与该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之比。正常冠状动脉血流从近端向远端流动时没有能量的丢失,因而在整个血流传导系统中压力保持恒定;但当心外膜血管存在狭窄病变时血流通过病变处会使部分能量转化、丢失,表现为狭窄远端压力的降低。因此冠脉内压力的变化可代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对心肌灌注所造成的生理影响。如果FFR≤0.75表明狭窄的冠脉仅能提供理论上正常冠脉血供的75%,具有血液动力学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需要行介入或搭桥治疗。FFR≤0.75具有高度敏感性(88%)、特异性(100%)和阳性预测值(100%),总的准确率超过93%。FFR(血流储备分数)现已成为确定冠脉狭窄是否存在功能缺血的金标准。(供稿/心内三病区 祝万洁)